白塞病(Behçet's disease,又称白塞氏病)是一种慢性、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,主要特征包括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、生殖器溃疡、眼部炎症及皮肤病变。由于该病症状多样且缺乏特异性,临床实践中确实存在较高的误诊风险。
误诊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- 症状的非特异性:白塞病的早期症状如口腔溃疡、关节痛等常见于多种疾病,例如复发性阿弗他口炎、类风湿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,容易被误诊为这些常见病。
- 诊断标准的依赖:白塞病的诊断主要基于国际标准(如1990年国际研究小组标准),依赖于临床表现的组合(如口腔溃疡、眼部病变、皮肤病变和阳性针刺反应)。如果患者症状不典型或未完全显现,医生可能难以确诊。
- 疾病罕见性:白塞病在一般人群中较为罕见,尤其在非高发地区(如地中海和东亚),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,容易忽略相关线索。
- 病程波动性:该病症状可能间歇性发作,患者在无症状期就诊时,医生可能无法观察到典型表现,导致误诊或延迟诊断。
误诊的后果可能包括延误治疗、病情恶化,尤其是眼部受累可能导致视力损害,或血管、神经系统并发症。因此,提高医生对白塞病的警觉性,结合详细病史、全面体检和辅助检查(如皮肤针刺试验、血液检测和影像学),是减少误诊的关键。患者若出现反复口腔和生殖器溃疡,应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专科,以进行准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。